返回列表 發帖

帝制世界的五老治國

中國在八十年代左右,有一個叫「八老治國」的說法,指以鄧為首的八老,雖然沒有擔任重要職位,但卻能指揮大局的八位老人。
這個「八老」,即使今天上維基,也一樣可以查到出來。

但這帝制圈子裡,也有所謂的五老
五老有人指是陳、宮、上、白、夢
也有人說是陳、宮、上、白、將臣

無論怎麼說都好,這幾個人不論在帝制國家,擔任甚麼職位
同樣在背後能操控大局,將帝制國家納入控制
基本上,沒有得到五老中,其中一位支持的國家,都是很難生存的
如大匽後期、天龍等等

而且,絕大部分的國際政治事件,都有這五人的參與

因此說,帝制圈子有甚麼政治問題出現,這五人一定懷疑為策劃者

本帖最後由 豐臣定隆 於 2009-12-18 19:20 編輯
哥仔∼咁即係有冇確實理據去認為呢五老因為唔幫大匽同天龍而亡呢?
yinghey 發表於 2009-12-18 18:24

我的意思不是五老不支持兩國,而令它們滅亡,而是五老的不支持,令它們的生存空間減少,很難管理

蔡子強在2004年時,曾經提出區議員有很大的勝選能力,然而當時都政黨,都沒有相信
可是,到了2008年,事實讓許多立會議員,都不得不相信這看法
因此,也開始有人提出立會地區化的問題

我不敢說,五老不支持天龍,直接促成天龍和大匽滅亡
我也不相信,單單是因為這個原因,就能促成國家滅亡
但我們沒法像立會選舉一樣,再讓大匽、天龍復國一次,然後叫五老去支持他們,看看會不會亡國

以黃名為例,五老都很少理黃名,更別說支持,但一樣生存到
但我認為,五老理論有其參考價值,事實上不少沒五老支持的國家,都是非常的弱

人文的東西,從來都很難用實質的理據證明
人的思想,只有自己知道,其他行為,都只能成為助證
就像說,有人說安祿山是胡人,因此才叛;有人說安祿山權大,因此叛亂;有人說楊國北令安祿山沒生存空間,所以謀反

TOP

本帖最後由 豐臣定隆 於 2009-12-19 04:20 編輯
什麼五老嘛,不就是有兩個“出局”
一個已經.......不想說了=3=
一個破壞多於建設
一個“屎忽鬼”=3 ...
小早川隆景 發表於 2009-12-19 02:52

五老之中,影響力首推陳

醒夢的力量,局限於大清之內,因此我一提出,就有人質疑他是否能與其他四位並列,結果就有了將臣代替
將臣,破壞王
上官、白少只因在國際上認識一些老大,使他們均有影響力,而非實際魅力或能力去影響大局。

所以真的要說影響力,陳、宮一定最大,宮退出了,陳也自然被首推
陳、宮的公開紛爭是國際大事;將臣、上、夢、白,他們公開紛爭,只能是一國之事
不過上、陳、宮、白幕後行為,均能影響國際
因此,我有考慮過訂為「四老」,可是這四老,均先後退出大清,在大清影響力越來越少。
所以才加上醒夢,但醒夢影響力局限於大清,結果就有人提以將臣代之。

TOP

本帖最後由 豐臣定隆 於 2009-12-19 18:12 編輯

宮雨都被吸引來了

TOP

舊有的華盟帝制圈子,已經滅亡得十之八九,只剩下大清還在
大秦復國了,大清還在,但大家為甚麼離開了舊有的圈子而來到黃名,相信一定有一番原因
那也就是黃名有,而其他國沒有的地方

TOP

本帖最後由 豐臣定隆 於 2009-12-20 16:55 編輯
回復  豐臣定隆


        兩者不可能相提並論,前者有能力影響整個國家經濟利益,但後者有什麼影響能力 ...
言峰 發表於 2009-12-20 10:44

應該留意一下「五老」的共通點,這群人都是出生於傳統中所謂的「大國」裡
他們所屬國家的人,佈滿各個帝制國家
這種情況,往往能令他們在位時的發言影響力大增

就算在這五人的下台之後,其實許多國君,都和他們打好了關係
而且過去有不少國家,希望挖這五個人,或是希望他們對國策提供意見,間接令他們的身價提高,自然能令影響力在退下火線後仍然保留

TOP

回復  豐臣定隆


    呃!在下文化水平太差,有些詞語弄錯了。其實我是想問他們的影響力是有什麼實際的 ...
言峰 發表於 2009-12-21 09:38

先說一點,舉例中是不能說名字的
因為人家用了別的名字,踢穿了,我個認為那是很缺德的
不過原來的華盟圈子人士,有留意政治的話,都應該能證明到,我說的是真有此事

舉個例說,就像大匽三月的復興
其中一老和大匽本國人士,都參與了復興
初時,有留意大匽的復興開始時候的人事,就已經有五老的其中一名參與
當時是出現了略略的復興,帖數回至一天三十多帖左右

然而,有留意的話,會看到後來出現了越來越多的人,他們來自五湖四海,和其他「老」也稍有關係
結果大匽的內部,就陷於一片權力鬥爭,有看到的話,去到四月前,大匽的帖子是停了
初時鬥,還有十多帖剩下,後來繼續鬥,漸漸大家都沒心玩,甚至出現0帖

說到五老救亡成功,是有的,成為大國也是有的
不過被我媽吵,先吃飯

TOP

回復  趙飛龍


如果就著豐臣引例嘅內文而言∼的確疑似搞事∼因為佢嘅引例唔完全∼對我呢種 ...
yinghey 發表於 2009-12-21 21:55



    也不是只有生事

舉個例說,黃名的電台裡的《論壇風雲》,有一集就曾經提到宮、白一夜之間去了北明的事件
宮、白到了北明,從現在華盟角度的判斷,當然是一個生事之舉
可是,就內政來看,宮、白為大明建設了不少,同時也令北明出現了一個小小的盛世

TOP

敢問少浩當皇帝好不好
他當將臣老弟就真的很稱職了

當皇帝的話...怎樣 ?
宮白離開大明,是看不起 ...
趙飛龍 發表於 2009-12-21 22:25

少浩的本質問題,向志大而力有不及
他的志向太大,所以他積極於外交,希望國家在國際上能爭一席位
而且志向太大,令他不去做一些小事,結果整個國家內政都不行
結果,正因國力弱,令他在外交上一切的努力都白費
當時大明的一位土生官員就曾提過,大明國力不足以與偽朝(南明)或大清任何一國於外交大戰,因此請少浩重視內政
可是此意見發表後,少浩依然故我

而且少浩的能力也不太足夠,但他又想快速強大,那麼只好透過挖角,將人才挖至大明
結果,反令宮、白看不起他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