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曆2009年3月20日 黃名周報 農曆延興己丑二年二月廿四日
春祭
--------------------------------------
【新聞版】 第6年第3號

聲音廣播 再展新顏
鴻圖大展 理想再造
黃名帝國電臺為大眾服務
我朝聲音廣播又再展開新的一頁,聲訊組終於獲得正名為「黃名帝國電臺」,以聲音服務黃名帝國臣民之外,亦特設兩條語言頻道予香港地區以外人士收聽節目。現時電臺的廣播限制已取消,但每月提供節目的決定暫維持不變。
〔本報訊〕在二月廿二日(3月18日)開始,廣播署轄下的聲訊組正式改名為「黃名帝國電臺」,更將錄音及連結系統一併改善,令節目的素質大有進步。自本月開始,廣播署對聲訊廣播每月120分鐘節目放送的限制取消之後,聲訊組積極研究改善節目素質,因而形成了嶄新的聲訊廣播業務。
自我朝在去年十二月初十(1月5日)起提供試播至今兩個月多,聲訊發展可謂非常迅速。「錄節目開初非常辛苦,因為我們所用的全都是手提電話當作錄音機,錄錯的就要全部重新來過,又不能作太多的效果,所以錄音的時候,大家都打醒十二分精神。」現時兼任臺長的敬親王,形容在聲訊組工作就猶如進入敵方收集情報,心口一定要掛個勇字才行。對於電臺廣播,居功至偉莫過於儲君盈親王。由系統研究,到錄音兼任主持都不辭勞苦地投入工作。即使大家各有自己的職業,仍然緊守崗位,敬親王就此回應:「做廣播也好,做報紙也好都是同一道理。只要你有心、開心和稱心,做事上來都會覺得特別順利。其實做人也是一樣,已經開首的,就繼續承擔下去。」
兩語頻道並行
聲訊組在去年十二月廿四日(1月19日)正式為大眾廣播,當時已分有「廣東話」和「普通話」兩種語言的頻道。不過,因為上傳空間的問題,因而令到聲訊節目的收聽率不大理想。「因為起初我們用的上傳系統是youtube,每一個上傳檔都有時限,一個節目往往要分成很多段。」就以廣東話頻道的《風月無邊》為例,曾試過一段82分鐘長的節目,結果要分成12個部分才可,所有聽眾一般要分按12個連結才可聽畢節目,結果當然未如理想。在前幾日,在儲君大人和敬親王努力之下,終於解決了這方面的問題,現時所有節目均可一次性收聽。「之所以建立兩語頻道,無非要向各國顯示我朝的力量,即便在困難時期,仍然可以照顧著大眾的語言方向,是各國從未敢承擔的。」敬親王表示,已積極發掘更多的人才協助黃名帝國電臺的節目製作,亦希望電臺及報業的工作能發展成一盤生意,照顧這個失落多時的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