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經將每日乞討所得無私捐給災區的龔忠誠,今日得到了路人的慷慨解囊。 實習記者劉雷 攝

18歲的廣州殘疾乞丐龔忠誠,因患小兒麻痹症雙腿嚴重退化,只能靠雙手走路。汶川地震龔忠誠前後4次向災區捐款,合計金額上百元。他的幾張捐款照片在網上被瘋狂傳播,網友為之動容,稱他「史上最感人乞丐」。
《廣州日報》報導,這位「史上最感人乞丐」的生活並未因自身的4次善舉有所改變。這位網民眼中的英雄,30日被華南師範大學的志願者從人群中「淘」出來時,正在廣州火車站南路邊乞討。
龔忠誠,18歲,因患小兒麻痺症,雙腿嚴重退化,圍在胸前成為擺設,他只能靠雙手走路。14歲時,他隨父親來到廣州,開始乞討生活。汶川地震發生後,在廣州華樂街的支援抗震救災募捐活動中,龔忠誠用手「走」到現場,說:「我要捐款」。
「我還有錢。」隨後,他又從口袋掏出了幾十元,放在募捐箱。沒想到,兩天後他又來到捐贈現場,把身上的近10元零錢全部投入捐款箱。幾天後,他又分別在火車站附近兩次捐款。前後四次捐款,合計金額在100多元。可以肯定的是,他每次都是將當天乞討所得全部拿出。
中國好人網和華南師範大學部分師生志願者約百人前日發起「尋找向汶川地震災區捐款的好殘疾乞丐」活動。活動開始僅兩小時,志願者就在廣州站南路附近找到這名殘疾乞丐。
龔忠誠1歲多的時候,全身高燒,村中醫生耽擱救治,幾個小時后趕到鎮上醫院時已回天無力,小兒麻痺症從此伴隨他。現在,他的小腿沒有胳膊粗,盤在胸前,看起來隨時會斷。他平時也隻能用手走路,鞋穿在手上。屁股下的膠皮護墊,不到一年就要換一個。站著走路?龔忠誠的記憶中根本就不存在。
14歲時,他和父親及幾個鄉親一起來到廣州。在鄉親的建議下,他才開始乞討生活。這不是體面的選擇,但也隻能這樣。每天的「收入」他會如數交給父親,父親再把錢分成幾份花,其中一份是供在家讀書的女兒上學。
龔忠誠說,前段時間回家再來廣州,剛上街時還真有點不好意思。不過,最近他遇到一個難題──前兩天,他到廣州火車站附近乞討,被同行排擠,手上現在還留有被打的傷痕。龔忠誠不想繼續自己的乞討生活。他說,自己最想的是租間鋪子,做點小生意,過正常生活。「但現在還很難實現。」他有些傷感。
30日,除了給衣服和慰問金,華師的志願者們還在現場組織募捐。路人紛紛解囊相助。1個多小時以後,募捐總金額543.7元,這起碼是龔忠誠5天乞討的「收入」。
轉載來自http://www.livpage.com/ad/100201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