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黃名周報(第5年第5號) [打印本頁]

作者: yinghey    時間: 2008-12-30 20:54     標題: 黃名周報(第5年第5號)

公曆2008年12月26日    黃名周報  農曆延興戊子元年十一月廿九日                      
--------------------------------------
【新聞版】     以心傳心.以民濟民      第5年第5號

朝中君臣陷入膠著 內外困局解決無期
鬧出第三大明正宗 與弘治廷誓不兩立
四海觸礁情海翻波 報社處境危在旦夕


  們常常說:有人朝中好辦事,但有的卻是例外。不但沒辦法停止現時接近死亡的局勢,
還將內部的矛盾加深。日前,有一個自稱大明帝國的正宗炮轟弘治朝廷盜竊國號之餘,又批評
藩屬於大清帝國是奇恥大辱,因而鬧出第三個大明帝國,並與對方誓不兩立。

〔綜合報導〕大明帝國在內外交困下又鬧出風波,一個由中國大陸註冊的帝制論壇最近出現在

華盟國度之間,聲稱自己才是大明帝國的正宗,又直斥國際稱之為北明的弘治朝廷是竊國大盜
,下令要誓不兩立。

  以崇武作年號的大明帝國在十一月廿一日(12月18日)到大匽帝國尚書台上呈建交國書,內

容指出其國已建立了兩年的時間,批評現時的弘治朝廷盜竊大明國號之餘,更與被形容為「滿
夷」的大清帝國簽定《清藩條約》是喪權辱國。雖然崇武大明帝國鴻瀘寺即日向弘治朝廷抗議
,但在廿五日(12月22日)國民「理性討論2」發表言論後將有關宣告撤銷。但早在8月至10
月期間,崇武大明帝國已多次拒絕弘治朝廷及華夏聯盟的交流,好可能這次事件是從前的導火
線。

  至於弘治及天啟朝廷方面,兩朝對於崇武大明帝國再一次有所動作並無反應,其中弘治朝

廷更漠視大清帝國駐使寧靜雪多次發放的國書,令到兩國的關係又出現再度惡化的危機。雖然
崇武大明帝國一直仇視弘治朝廷,但他們到目前為止並沒有在華夏聯盟成員國之間作出積極的
外交行動。相反,兩大明朝廷在統一及發展問題上更處劣勢,未知道仍能支撐多久。

四海在崇武大明碰壁
  另一方面,四海報社向崇武大明帝國申請發行報紙的時候,被大明官員質疑他們和華夏聯

盟是有所關連。報社的代表安平回應時表示,他們是奉行自立自主的制度,並不受任何國家的
干涉。但就本報查明了解後,在大清帝國通政使司衙門十一月十三日(12月10日)的黃名帝國致
大清帝國國書上,社長醒夢回應指出四海報社和華夏聯盟之間是合作關係,正正和現在所指無
關有所出

入。由於崇武大明帝國一向視大清帝國為死敵,亦因為華夏聯盟的本身就是大清帝國造就的,

因此崇武大明一直拒絕參與華盟內的一切事務。

  報社代表在席上批評崇武大明帝國將華夏聯盟和四海報社拉上關係是壓抑新聞自由。又不

滿他們沒有認真處理到四海報社發行報紙的申請,是極不尊重的行為,故四海報社在昨日(12
月25日)宣佈不將崇武大明關於《清藩條約》的問題加以報導。

  如對有關報導的事件始末想有進一步了解,可到崇武大明帝國瀏覽,網址為

http://dmdg1368-1644.5d6d.com/thread-1405-2-1.html


主宰黃名未來 決不寄人籬下
付錢解決空間不穩問題 重新規劃論壇
內閣通過使用收費網存服務

  為免費論壇空間的不穩定,有隨時關站的可能發生,內閣多次反覆測試及尋找新的空間
後,仍未有滿意的成果,最終作出了使用收費網存的決定,使黃名帝國今後可以擁有真正自己
的空間。

〔本報訊〕在十一月廿日(12月17日)內閣副相睿親王就收費網存問題上發出公投議案,結果以

4票贊成,無反對下通過。內閣隨即處理相關的計劃,並在平安夜當日完成所有網存手續。由於
網存公司在核數確認仍需一段時間,預計會在除夕前能進內展開工作。現時國內正準備為新論壇
總部的設置進行討論。

  內閣作出這個決定是因為免費論壇在空間及速度都要和其他用戶共同使用,令到黃名帝國現

時的論壇會存在隨時關站的危機。於是有關當局在十一月十一日(12月8日)開始尋找更穩定的免
費空間,豈料在12月13日測試期間,測試版連基本的載圖都無法負荷,令論壇的速度拖得更慢
,有見及此,睿親王隨即動議付錢使用私人空間,使黃名帝國更為穩定,發展空間更多。而有關
的款項由黃名帝國國庫全力承擔。

  黃名帝國國庫自寧辰元年(2005年10月)開始運作,至今已積存現金合共港幣1950元正,資

金來源主要依賴首相府的奉獻,現時由內閣直接管理相關事務。


席位去留仍有變數 依申請撤位留連結
華盟正等待 外務府慌忙
黃名帝國於華盟成員國席位呈膠著狀態

  名帝國退出華夏聯盟的議案仍存在爭議,華夏聯盟己率先將敬親王成員國代表的席位撤銷,
皇室、內閣和外務府對此事亦未有達成共識,令到是留是去仍存在許多的變數。

〔綜合報導〕黃名帝國使節團代表早在十一月十六日(12月13日)向華夏聯盟總部辦事處申請退出

成員國之列。由於華盟方面不希望黃名帝國急於求退,於是黃名帝國國內對於退出事宜再加以討論
。因此,國內出現了兩方面呈相反的聲音。外務府方面不退出的理由主要在外交的利害關係,而內
閣及皇室則否定了華盟可擔當國際事務的重責,認為再留等同白費時間。在同一時間,華盟代表陳
闊川大人及大清帝國軍機大臣醒夢均對黃名帝國的決定發表了意見,形容黃名帝國獨善其身及行事
吃力不討好的就不應該幹下去。就此,內閣的態度仍表現得寬鬆,相反外務府顯得非常緊張。新任
外相太輝王支持留席位的一方,他在早前對首相承諾會在昨日(12月25日)提交詳細報告解釋留席
位對黃名帝國的外交關係有幾大程度的益處。但直至今天早上為止,外務府仍然未有依時交出報告
。首相對於外務府的延誤並未有任何的反應,內閣亦未見有任何的行動出現。

  對於被指是次事件是悔不當初及反智而身陷絕境的首相敬親王,在回應時表現得不以為然,更
反問一個擔任十三年的老臣子突然作出這種反常行為,是否各界現在所看成的情況。對此,本報加
以向首相查詢,他只是對此事回應了以下兩句:「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究竟是形容黃名帝
國,還是各國,真相只有首相心裡明白。

外務府人事變動
  另一方面,黃名帝國的外務府最近有人事變動,並於十一月廿一日(12月18日)順利執行。外相

由太輝王擔任,而原外相定親王則升為機務副相,主責監察及外交事務。由於現時外交事務仍以外
交使節團的方式進行,所以外相的角色並不是全權,只是其中要員,因而在華盟事宜上才拖延至今


作者: yinghey    時間: 2009-10-25 10:31

公曆2008年12月26日    黃名周報  農曆延興戊子元年十一月廿九日                      
--------------------------------------
【社 評】     以心傳心.以民濟民         頁2

官方關係不能釐清 雙重標準有何得益?

  過了崇武大明帝國以「一盤冷水照頭淋」的方式對待四海報社之後,大家還會否理性分
析一下問題癥結所在。正所謂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大家看得華盟和四海都太重了。不過,就
著崇武大明批評的,四海報社的處境是否真的有這樣的危情呢?

  《黃名周報》和黃名帝國的關係鬧得沸沸揚揚之際,究竟是誰有所得益?正當大家不停在

指責《黃名周報》的時候,似乎正忽略了四海報社的處境。有句話頗為刺激,就是「明說是非
者,便是是非人」,因為,難以理解的漏洞非常鮮明。但外交事件之後,大家都遺忘了這場小
丑戲原來尚未結束。

  故事是這樣的,話說黃名帝國首先敗筆,《黃名周報》的官方角色不能擺脫之餘,又被揭

發光華社社長就是首相而遭到強烈譴責,厚顏無恥的行為令到各國非常憤怒,因此引起了四海
報社加入是次的戰團。在12月10日,黃名帝國在大清上演了一場自我解畫的大戲,當說到四海
報社、華夏聯盟和大清帝國的關係之時,社長醒夢突然爆出一句「基本上我是字眼上的執著,
畢竟報社只有和華盟在合作,和大清是沒有關係的啊。另外我是代表四海報社說話」,因為黃
名帝國認為三者均有相連關係她才出來澄清此事。結果出事了!四海報社和華夏聯盟的合作關
係與大清帝國無關,但大家留意,華夏盟主是大清帝國,如是這樣,形成了「如何撇清華夏和
大清之關係?」一個重大的問題。會否有矛盾?大家沒有深究,因為當時的焦點仍然放在黃名
帝國和《黃名周報》的官方關係身上。事隔多日,大家仍然未有處理及正視這個問題。繼而,
醒夢當時表示以報社身份發言,但本身帶著的大清軍機處大臣的身份,大家似乎又忽略了。利
益衝突,似乎並未有釐清。即使醒夢大人解說兩者並沒有直接關係也好,仍說不通「報社和大
清有關係,因為大清官員在其中」這方面的爭議。姑且我們不談崇武大明帝國有沒有新聞自由
,單單以四海報社內的職員和大清帝國官方體系上有關連之下,強調自己兩者完全無關是難以
置信。更何況,黃名帝國製造這次的反面教材的時候,原來四海報社仍然掌握不到自己的危機
所在,莫非真是五十步笑百步已經滿足?至於對方尊重與否,報社事工亦應有所默契,因為上
一次社長的言論己令是次的代表撞個焦頭爛額。

  最突兀的是,大家一方面質疑黃名周報是官方身份而另一方又忽略四海和大清是否直接或

間接有官方關係的時候,證明到一件事,原來各國出現了雙重標準。有國家表示黃名帝國官員
在周報上發表言論的行為是出於政治陰謀而感到壓力,反過來看的話,各國聯手,報社參與,
聯手追究些甚麼?是大明的?是大匽的?但兩者是兩回事,那聯手來幹麼?所謂的政治陰謀和
壓力,是黃名,還是各國和四海?這是值得深思一下。人事的混亂和關係利益未清的時候,一
直標榜自己中立中肯的報社,如何自處?誠然,看到四海有反應的話,公信力的問題又如何自
處?

  至於華夏聯盟和四海報社的合作關係,看到後也要抹一把汗,因為這個可以為聯盟提供消

息,對協調各國的工作可以起作用的原意,在這次黃名帝國的外交風波上完全失了效用。對於
華夏聯盟擔當聯合國的角色結果成了橡皮圖章,那麼這個「合作」是意味出甚麼?只是,「現
實總是殘酷的,大家並不想相信」這種濟世價值正纏繞著各國。

  最後,我們為四海報社默哀。因為這並不是四海的錯,錯的只是他們不能夠不顧慮政治利

益關係而生存。縱使與大清的關係未能撇脫,他們仍然努力以赴去達到真正中立的目標。可惜
,今日的制度下不能盡如人意,盼有一日我們的同業能無後顧之憂地報導新聞。

光華社論壇新聞部製作
如對本報有任何投訴或查詢,歡迎電郵至
central_kwg@live.hk賜言,謝謝!




歡迎光臨 黃名帝國 (http://localhost/2009/) Powered by Discuz! 7.2